分享到:

蒙乐生:生态与产业有机融合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来源: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时间:2023-01-09

2023年1月7日,由海南省社科联和省旅文厅指导、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海口市石山镇施茶村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农业教育、农业科研、旅游经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循环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有关领导、专家、企业家,围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与实践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为发挥好智库作用,凝聚行业智慧,共同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与实践走深走实,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乡村振兴,特将精彩观点进行分享——

蒙乐生:生态与产业有机融合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海口市社科联原副主席)

 

生态优美,环境优化,绿水青山,村舍安详,是一种享受。生态和谐,产业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经济繁荣,是一种责任。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生态与产业有机融合;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在这方面,海口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做得不错。瞄准火山口火山岩,把火山石地的劣势变成适宜石斛生长的优势,大面积种植铁皮石斛取得成功,使原先生长在火山石地上的荔枝树、黄皮树也长铁皮石斛,促进乡村振兴,在生态产业化上取得新突破。

谁能预料,原先光秃秃的石山,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孤零零的旷野杂树,竟然长出“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长出纯天然环境才能生长的——“救命仙草”,长成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其为药界的“大熊猫”,长成兼具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的新景观。

如果说施茶人有点石成金的本事,那这种本事的结晶是生态产业化,是把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方式,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产业化就是指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要求,利用先进生态技术,培育发展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排放少、生态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采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其实质是在不同产业、企业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项产业创新,利用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通过建立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生态资源保值与增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体系,实施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种系统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

首先,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规范企业生产行为,规范产品质量和生态标准。其次,通过产业的生态关系建立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与运行机制。第三,保护自然生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生态标准,资源利用、再生和恢复处于持久平衡。

究其实,其落脚点在产业生态化。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火山石头地的大生态改善成适合铁皮石斛生长的局部环境良好的小生态:石块上栽培,石头上钉钉,实施人工喷雾;开发石斛产业链条,制作石斛茶、石斛鸡等等,延长产业链条。

这种产业模式的扩展与实施逐渐向诸多产业延伸,创造规模效应,提升整体效益。于是,人的创造力把原先苍老荒凉的石山变成绿油油的荔枝园,变成红彤彤的荔枝山;让人的创造力把原来不敢想象变成市场品牌,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产业生态化得到延伸。

除创造铁皮石斛品牌,创造火山荔枝品牌外,还成功创造人工种植大片沉香取得良好效益。这种崖州传统的独特的“片钱片金”的岛宝,现身海南。在绿遍天涯海角,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生态产业化的效益十分显著。反过来,产业生态化的效果也突出显现。

由此看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机融合大有可为,它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打造了乡村振兴“绿色银行”。由此看来,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相协调。

也就是说,一方面实现产业生态化能把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实现生态产业化能够带动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壤改良等产业的发展,形成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让人力与自然力有机融合,促进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于是,我们期盼的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实现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美丽中国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得到实现。那么,岂止石头上长出铁皮石斛,岂止石山变成花果山和沉香山,绿水青山也变成金山银山。